电讯报:为隐托马斯被控案,转播消音长达两年半

时间:07-06     来源:网络

英媒《电讯报》披露惊人内幕:在伦敦警察厅对前阿森纳中场托马斯涉嫌多项强奸罪名长达两年半的调查期间,为避免球迷咒骂口号泄露其身份,转播机构被迫实施持续消音处理。这一事件背后,折射出足球界与司法程序间复杂而微妙的博弈。

托马斯案调查进入收尾阶段,而足球圈内对此早有风声。在足总杯第三轮阿森纳对阵曼联的点球大战中,当托马斯站上罚球点,全场爆发的嘘声夹杂着隐晦的咒骂,熟悉内情的观众不难察觉其中深意。事实上,在该场比赛四日前,有关某位球员的指控证据已提交皇家检察署,但阿森纳依旧安排托马斯首发出场。最终,他顶着满场嘘声罚进点球,这一幕成为舆论争议的焦点。

由于法律对未正式起诉案件的限制,媒体在检察署确认指控前无法公开点名报道。尽管如此,托马斯的名字仍在社交媒体上不胫而走。随着阿森纳在英超冠军争夺战中的表现备受瞩目,看台上针对他的负面口号愈发激烈。为遵守法律规定,转播机构不得不对相关内容进行消音,这一操作持续了两年半之久。

从阿森纳角度来看,坚持启用托马斯的决策最终适得其反。俱乐部在面对议员与妇女团体的反对时,仍选择让其登场比赛,却未能以冠军荣誉平息争议。值得注意的是,自托马斯首次被捕后,俱乐部内部从未讨论过将其停赛或移出大名单的议题。除首次被捕后缺席一场季前热身赛,他几乎未曾因案件影响比赛——2022-23赛季出战40场,代表加纳队征战世界杯;2023-24赛季克服伤病出场19次,并参加非洲杯;上赛季更是阿森纳主力,在5-1大胜曼城的比赛中建功。场下,他甚至与伴侣宣布订婚,看似未受案件干扰。

如今,8月5日威斯敏斯特地方法院的开庭日,成为众人关注的关键节点。这场长达两年半的“沉默博弈”,不仅考验着足球俱乐部的决策与社会责任,更暴露了司法程序与公众知情权之间的矛盾。随着审判临近,托马斯案的最终走向,或将重新定义足球界对类似事件的处理方式。